中醫(yī)中藥百科網(wǎng)【官網(wǎng)】
拔罐療法又名“火罐氣” “吸筒療法”,古稱“角法”。這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去其中的空氣產(chǎn)生負壓,使吸著于皮膚,造成郁血現(xiàn)象的一種療法。我國晉、唐時代早已流行火罐了。此外,清代趙學敏寫的《本草綱目拾遺》、吳尚先的《理瀹駢文》以及《醫(y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對于我國火罐的產(chǎn)地、使用方法和適應證等,介紹得更為清楚。新中國成立以后,由于不斷改進方法,使撥罐療法有了新的發(fā)展,進一步擴大了治療范圍,成為非藥物治療中的一種重要療法。
拔罐療法因其操作簡便、經(jīng)濟、病人無痛苦,而且療效顯著,故在我國民間廣為流傳,在治療糖尿病方面積累了多種具體治療方案,效果良好,因此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
1.吸拔的方法
(1)火罐法:利用燃燒時的火焰的熱力,排去空氣,使罐內(nèi)形成負壓,將
罐吸著在皮膚上。多采用以下兩種用法:
①投火法:將薄紙卷成紙卷,或裁成薄紙條,燃著到1/3時,投入罐里,將火罐迅速扣在選定的部位上。
②閃火法:用螺絲刀或者其他帶隔熱柄的金屬棒,一頭纏繞少量脫脂棉,制成酒精捧。使用前,將酒精棒上的脫脂棉稍醮95%酒精,以不下流為度,隨即點燃。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棒一頭,往罐底一閃,迅速撤出,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此時罐內(nèi)已成負壓即可吸住。
閃火法的優(yōu)點是當閃動酒精棒時火焰已離開火罐,罐內(nèi)無火,可避免燙傷,因此優(yōu)于投火法。
(2)抽氣罐:抽出空氣。先將抽氣罐緊扣于需要拔罐的部位上,用注射器從橡皮塞中抽出瓶內(nèi)空氣,使產(chǎn)生負壓,即能吸住?;蛴贸闅馔蔡自谒芰瞎藁钊希瑢⒖諝獬槌?,即能吸住。
2.各種撥罐法的運用
(1)單罐:用于病變范圍較小或壓痛點。可按病變的或壓痛的范圍大小,選用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病在中脘穴拔罐;岡上肌肌腱炎在肩髃穴拔罐等。
(2)多罐:用于病變范圍比較廣泛的疾病??砂床∽儾课坏慕馄市螒B(tài)等情況,酌量吸拔數(shù)個乃至十數(shù)個。如某一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火罐,稱為“排罐法”。治療某些內(nèi)臟或器官的瘀血時,可按臟器的解剖部位的范圍在相應的體表部位縱橫并列吸拔幾個罐子。
(3)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時間,一般留置5~15分鐘。罐大吸拔力強的應適當減少留罐時間,夏季及肌膚薄處,留罐時間也不宜過長,以免損傷皮膚。短時間留罐比長時間留罐好處多。嚴重瘀血減為輕微滲出血或充血,便于吸收,增強抗病能力;不留瘢痕;防止吸過度,造成水泡傷引起感染;時間雖短,療效較高。
(4)推罐:又稱走罐,一般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富的部位,如腰背、大腿等部,須選口徑較大的罐子,罐口要求平滑,最好用玻璃罐,先在罐口涂一些潤滑油脂,將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底,稍傾斜,即后半邊著力,前半邊略提起,慢慢向前推動,這樣在皮膚表面上下或左右來回推拉移動數(shù)次,至皮膚潮紅為止。
(5)起罐:左手輕按罐子,向左傾斜,右手示、中二指按準傾斜對方罐口的肌肉處,輕輕下按,使罐口漏出空隙,透入空氣,吸力消失,罐子自然脫落。
治療各種類型的糖尿病
【取穴】三焦俞、腎俞、石門、華倫夾脊、三陰交。
【用法】以上穴位千拔罐后各留罐10~15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取穴】肺俞、脾俞、三焦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
【用法】取上穴,同時采用多個火罐分別吸拔穴位,留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虿捎帽巢壳把ㄗ吖?,先在肺俞至腎俞段涂抹潤滑劑,然后走罐至皮膚潮紅或皮膚出現(xiàn)瘀點為止,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取穴】肺俞、脾俞、膈俞、足三里。
上消配大椎;中消配胃俞、曲池;下消配腎俞、關元、復溜。
【用法】同時采用多個火罐分別吸拔上述穴位,留1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取穴】陽池(雙側)、華倫夾脊。
【用法】先用單個火罐吸拔陽池,留罐10分鐘,然后在華倫夾脊和罐口分別涂抹石蠟油加以潤滑,于華倫夾脊走罐至皮膚潮紅為度。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取穴】天樞、陽池、腎俞、三焦俞。
上消配肺俞、太淵;中消配脾俞、胃俞、曲池;下消配關元、大腸俞、太溪。
【用法】同時采用多個火罐分別吸拔各個穴位,留罐1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取穴】大腸俞、陽池。
上消配肺俞、大椎;中消配胃俞、曲池;下消配關元、腎俞。
【用法】同時采用多個火罐分別吸拔各個穴位,留罐1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取穴】腎俞、肺俞、胃俞、大腸俞、陽池。
【用法】分別用單個火罐吸拔各個穴位,留罐10分鐘。每天選用1側穴位,復日更換。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取穴】腎俞、肺俞、脾俞、肝俞、廉泉、中脘、關元、太淵、神門、三陰交、然谷。
【用法】同時采用多個火罐分別吸拔各個穴位,留罐10分鐘。隔日1次,10次為1療程。
注意
1.體位須適當,局部皮肉如有皺紋、松弛、瘢痕凹凸不平及體位移動等,火罐易脫落。
2.根據(jù)不同部位,選用大小合適的罐。注意罐子的清潔。如1人應專用1套罐具,一般每使用5次后應對罐具進行1次清洗。以防止感染。
3.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醮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
4.在使用多罐時,火罐排列的距離一般不宜太近,否則因皮膚被火罐牽拉會產(chǎn)生疼痛,同時因罐子互相排擠,也不宜拔牢。
5.在應用走罐時,不能在骨突出處推拉,以免損傷皮膚,或火罐漏氣脫落。
6.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入,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7.拔罐后一般局部呈現(xiàn)紅暈或紫紺色(瘀血),為正?,F(xiàn)象,會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嚴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
8.留罐時間不可過長,否則皮膚會起水泡。如有水泡現(xiàn)象發(fā)生,首先應注意保護以防止水泡擦破引起感染,然后去醫(yī)院請醫(yī)生酌情處理。
9.局部有皮膚破潰或有皮膚病的患者,不宜拔罐。
10.體質(zhì)過于虛弱者、孕婦及年紀大且患有心臟病者不宜拔罐。
受了風、落了枕、腰酸背疼了……拔一拔罐的確能緩解不適。..[詳細]
西安附兒中醫(yī)醫(yī)院“兒童發(fā)育行為疾病&生長發(fā)育疾病名醫(yī)..[詳細]